聯系人:方先生
手機:17397777667
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社保新政策即將來臨,幾點內容和大家都息息相關。
△截圖來源:中國政府網
征管職責劃轉后,稅務部門負責社保費的征收管理,但是社保政策的制定、參保擴面、待遇發放等工作仍由社保部門負責。
最近,關于社保的討論,社會上各種聲音非常多,而政府也做出了新的回應。
一、保持現有社保政策不變,嚴禁自行集中清繳!
距離新社保正式實施的時間越來越近,近日,網上傳出有地方進行社保清繳的消息,而國務院一錘定音,總理強調,“必須按照國務院明確的‘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已定部署,確保社保現有征收政策穩定,在社保征收機構改革到位前絕不允許擅自調整。對歷史形成的社保費征繳參差不齊等問題,嚴禁自行集中清繳。”
這句話給不少企業直接吃了一顆定心丸。
二、降低社保費率
9月6日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落實個稅法配套措施,抓緊研究降低社保費率!
降低社保費率,直接給企業減負,這就直接降低社保改革后企業對個人施壓的影響。
現在,正處于社保改革的過渡期,社會上關于其討論和謠言相對來說比較多,關鍵的是要以官方公布的信息為準,并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在改革的過度期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詳細列舉一下:
社保改嫁稅務后,這6種人可以不交社保!
據測算,當前我國企業社保總費率在30%左右,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而且高于很多發達國家。
對企業而言,社保費用是企業人力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社保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產品的競爭力。因此,對于很多以人力成本為主要優勢的中國企業而言,企業逃繳、漏繳、少繳社保的動機較強。
此前,社保費的征收被劃分為稅務部門職責之外,稅務部門僅僅履行第精三方監督作用,由于涉及地域、企業信息復雜,社保經辦機構沒有足夠的力與資源去一一核查。
社保征管體制改革之后,社保繳費體系規范性提升,企業虛報社保繳費基數、漏繳少繳社保的操作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不過,在新政之下,以社保為切入點來節省用工成本也并非沒有可能。如果企業符合下列這6種情況,就可以不考慮給員工購買社保了。
一、社保改嫁稅務后,這5種情況可以不交社保!
情況一:與退休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企業不用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返聘員工繳納社保。
情況二: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
非獨立勞務的兼職人員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兼職人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均有工作單位辦理,和兼職公司無關,因此無需繳納社保。
情況三:聘用勞務派遣人員,并由接受企業支付薪資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若勞務派遣協議中約定,勞務派遣人員的考勤和工資發放比照自有 員工處理,社保和公積金繳納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則應支付勞務派遣員工相應費用,不論在個人所得稅還是企業所得稅中均認定為工資薪金項目。派遣人員已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社保,企業可以不用為這部分人員繳納。
情況四:聘用實習生,簽訂實習協議
一般來說大學生實習并不足以形成勞動關系,實習是大學生學習知識和實踐教學的內容。無論實習單位是由學校安排,還是學生自己聯系,實習目的不是獲取報酬而在于獲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高校大學生與實習單位之司并未成立事實勞動關系,所以單位是不需要為其繳納社保。
情況五: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
將生產線上的員工,以組為單位成立個體工商戶,員工工資便成為了個體工商戶的利潤,而個體工商戶是有一定限額的免稅政策,同時個體工商戶還可以給公司開具發票,降低成本。
以上5種情況都是可以不用為相關員工繳納社保的,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聘用相關人員。
二、這種“人”不是人,也不需要交社保!
1、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
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的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②《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
2、我公司購買的機器人是人嗎?
企業購買的用于經營用的機器人不是人,是電子人,屬于企業的固定資產。
好處一:機器人不是人,并不需要繳納社保費。
好處二:機器人屬于企業的固定資產,可以計提折舊費,并允許稅前扣除,節省企業所得稅。
好處三:機器人屬于企業的固定資產,若是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增值稅。
好處四:機器人屬于企業的固定資產,可以增加資產總額,降低資產負債率,便于企業取得銀行授信。
好處五:機器人不是人,并不需要支付工資,平時進行適當定期保養維護既可。
好處六:機器人不是人,不用制定制度來考勤、約束,設定好程序就可以,更加便于管理。
好處七:機器人不是人,可以24小時工作,不需要支付加班費。
好處八:機器人不是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惡劣環境下高速工作。
好處九:機器人不是人,不用擔心過多的電子人的出現會加劇中國目前的老齡化現象,相反會降低目前老齡化率。
3、機器財務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
①財務機器人時代馬上來臨,我們輸入輸出的流程性工作將會大大減少,財務的職責將是更多的則是幫助高層制定決策;
②隨著機器人越來越自主、越來越智能、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普遍,未來是否也將作為特殊的人群需要扣繳個稅、繳納社保以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將會逐漸提上日程;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③但是機器人再聰明,也僅僅是替代惡劣性、機械性、重復性的崗位,暫時不會完全替代我們自己的;
④特別提醒大家,明年社保費徹底交由稅局全面征收,企業用工對象、用工方式的改變將成為合法合規地降低社保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
需要交社保,但不想交,自愿放棄可以嗎?官方新回復!
1、自愿放棄繳納社保的聲明是無效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保險,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法定義務。
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都不能隨意處分這項權利義務。
勞動者自愿與用人單位簽訂放棄參加社會保險的協議本身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是無效的。
作為無效協議,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都沒有法律約束力,公司仍然應當承擔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
2、員工不想繳納社保是不可以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所以,對用人單位而言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是無法規避的。
所以只要你與正規單位簽訂勞務合同,單位就必須為你繳納社保,當然伴隨著你也要根據規定繳納社保。
3、企業不能放棄給員工繳納社保的義務
雖然員工自愿放棄享受社保的權利,但企業不能放棄繳納社保的義務。
如果員工要求企業補繳,企業必須100%補繳員工的社保。
而且未繳納社保期間,發生工傷等意外情況,企業逃不掉責任,不管是不是員工自愿放棄參保,只要公司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在工作期間意外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原本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都得公司來支付。如果員工因公死亡,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企業還要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社保移交稅務征收后,會計務必要提醒老板,這3項內容千萬要注意!
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社保由稅務征收后,會計提醒老板注意下面三項內容:
一、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二、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將被限制坐飛機和火車。
根據《關于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火車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發改財金〔2018〕384號和《關于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發改財金〔2018〕385號規定:一、限制范圍:(二)其他領域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為有關責任人:在社會保險領域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人: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的;
用人單位未如實申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且拒不整改的;應繳納社會保險費且具備繳納能力但拒不繳納的;隱匿、轉移、侵占、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或者違規投資運營的;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社會保險服務機構違反服務協議或相關規定的;拒絕協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事故和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的。
三、根據《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規定:
對嚴重失信主體,有關部門和機構應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索引,及時公開披露相關信息,便于市場識別失信行為,防范信用風險。
督促有關企業和個人履行法定義務,對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嚴重失信主體實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購買不動產、乘坐飛機、乘坐高等級列車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級以上賓館及其他高消費行為等措施。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社保大變,怎么繳社保能多受益?
2019年起,你的社保將有一個大變化,那就是社保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這一改革將產生一系列重要影響!!!